铜仁这个山村,有许多珍贵的“老手艺”!

  • 商洛在线
  • 2023-02-20 11:58:52
  •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木匠、篾匠、铁匠、石匠、瓦匠、泥水匠、鞋匠、剃头匠、割猪匠……曾经,他们凭着自己的技术,靠“手艺”养家糊口,他们是享誉十里八乡的“匠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随处可见的老手艺人,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之中,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而是一个时代。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黄土镇杨家村,有这样一群传统艺人,是他们对传统手艺的热爱,才让先祖们传承下来朴素又实用的“智慧”,得以保留至今。


(相关资料图)

杨家村位于黄土镇南部,离黄土集镇7公里。刚进村子,村委会文书,会计杨甫军就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村里的“能工巧匠”。

“我们村现在保留得最好的就是八仙吹打、哭嫁、傩戏、木匠、篾匠、铁匠、瓦匠、剃头匠等等,曾经他们是靠手艺吃饭的人,现在又成为村寨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杨甫军自豪地说。

在以前物质贫乏、农村经济落后的贫穷年代,有手艺傍身,是一个人最好的生存能力,在沿河有句老话:“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

杨家村78岁村民杨应珍介绍,以前生活条件差,学门手艺,不仅自己不求人,还能在农闲之余增添些收入。

“木匠、吹唢呐什么的我都会,特别是木匠,当年是比较吃香的行当,小到桌椅板凳,大到犁耧锄耙和修房造屋,都需要木匠,那时候装房子包工1块钱一天,做一件小柜子要5块钱呢,收入是很不错的。”杨应珍说,现在社会发展快,什么都可以买现成的,这些手艺都快失传了啊。

在村子另一个木匠师傅杨明智家,笔者看见,木工所需的工具,如斧子、角尺、锯子、凿子、牵钻、墨斗等等,摆放整整齐齐。“我18岁开始学木匠,你看,家里的这些桌子和门都是我亲自做的,现在年纪大了,做大件不行,小件还是可以做。”虽然已近80高龄,说起“老本行”,杨明智就很激动。

杨明智教了三个徒弟,如今,23岁的孙子杨林波也跟着他学习,继承他的手艺,已经能打造一些简单的木具了。

今年74岁的杨明双,是个老篾匠。“在农村嘛,这些手艺几乎人人都会,就是看谁的做工细致一点,凡是农村生产生活能用到的器具,我都会,这样就不用花钱去买了……”杨明双边翻动手里的竹条,边和记者说,现在农村,大家还是喜欢这种手工编的啥东西,比较耐用。

但内心一直有一份期盼,在自己还教得动的时候,能把“老底子”手艺传下去。

如今这个年代,青瓦房已逐渐被钢筋水泥所取代,而制瓦的“瓦匠”也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

在杨家村,58岁的文成武是村里唯一会烧瓦的瓦匠,还将瓦桶子保留至今。“烧瓦的泥是有讲究的,最好是黄泥,要经过多次反复踩踏,直至均匀柔韧有黏性,这样烧出来的瓦才结实,这个瓦桶是可以向内收起的空心桶,涂上泥巴,然后把它削成薄片制成泥巴瓦,等干燥后再放窑洞里烧制成瓦片。”文成武拿着瓦桶回忆曾经烧瓦的经过,仿佛又回到人们都叫他“文师傅”的年代。

“过去修房子都要用到瓦,一栋房子需要1.6万多块瓦,1万块瓦需要50块钱,一年最多能烧制3万块,那个时候是集体劳动,每次出去烧瓦都要经过大队同意,要补交工分后才能出去。”文成武说,自己14岁就学烧瓦,因为父亲会这门技术,家里两兄弟都会烧瓦,直到后来结婚后外出务工,才把烧瓦的手艺丢下。

土家“八仙吹打”是黄土镇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少不了的民间乐队,锣鼓唢呐悠扬悦耳,又叫“八仙吹官”或“吹官师傅”或“吹手”,一般由八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唢呐、长号(2支)、书铰、钹、冬子、钩锣、大锣等,优美响亮的唢呐、高亢的鼓点加上沙哑低沉的钹锣声,组成一曲曲不同意义乐调,因其表演形式独特,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伏以!日出东方天要明,良年吉月吉时辰……三星下凡无别事,开门赐主送金银,既送金银与财帛,又送贵子与麒麟……”主持“开财门”的是60岁的杨海飞,这项仪式到他这里已是第七代传人了。

“在我们土家族有个风俗,就是女方家新建房屋,娘家要请八仙吹打,举行‘开财门’仪式。”吹打乐队队员杨兴财告诉记者,村里有两支“吹打队伍”,以前手里经济不宽裕的村民,就请五人乐队,家庭条件好的邀请八人队伍,现在党的政策好,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更注重这样的仪式,基本上都是请八人乐队,图个热闹。

60岁的杨兴财是“八仙吹打”乐队的老师傅,在他们队伍里,有一半都是他教出来的徒弟,50岁的杨海明从十来岁就开始向他学艺。

推子,刮刀,梳子,剪刀……,几把简单的工具,每逢赶场天,在街头随便找个空地就开始工作,这就是曾经的“剃头匠”。

今年70岁的方明贵是一名退役军人,剪头发的手艺是在部队上学的,到现在还在坚持给村里的老人剪头发。他说,他剪头发已有53个年头,以前剪头发是为了生计,现在只要村里弟兄叔侄有需要,自己会无偿为他们理发。

在黄土农村,通常用的菜刀、铲子、锄头、斧头等工具,都是“铁匠”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在过去的铁匠铺,烧红的铁块,叮当叮当,锤打时火花四射,可惜这项手艺正在远去。

在杨明福家,虽然铁铺已废弃多年,堆满了柴草,但是他还清晰地记得铁铺曾经的布局。“14岁开始打铁,一直到70岁,曾经周边的官舟、新景等乡镇还有邻近的遵义市务川县,都到我这里来打农具,有的是来我这里拿样品回去打,可都没有我打的好。”杨明福自豪地说。

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以铁块为原料,靠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曾经火爆一时的民间技艺也随之渐行渐远。

在土家族农村,针线活是否拿得出手,是衡量妇女有没有看家本事的重要条件,各种各样的针线活,让她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手艺保留得好的女子,用自己的绝活制成手工品拿到集市上去卖。

今年40岁的肖娟,从小就和母亲缝缝补补,几十年的缝补经验,让她的针线活越发纯熟。看着肖娟做好的布鞋上细细密密的针脚,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她手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我们村有百分之三十的妇女都会做布鞋,穿过布鞋的人都知道,这种鞋穿着走多久的路都不会痛脚,前几年村里有要结婚的女生,还专门让我做红色布鞋穿着结婚呢。”肖娟说,这几年在家带孩子,闲着就做布鞋,通过朋友圈销售,都卖出去了。

沿河县教育局派驻杨家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田维海告诉笔者,在黄土镇,杨家村是“能工巧匠”较多的村寨,目前村委会正在统计,收集这些手艺人保存的工具,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加入“非遗”名录,并争取修建“土家工匠展陈馆”,尽最大努力把这些传统的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工匠就相当于今天的‘工程师’,分布在村村寨寨,各地都有村民们需要的匠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尽管这些‘职业’正在被取代,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存续,这就是‘匠人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才使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精致。”黄土镇党委委员、宣传组织统战委员、杨家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岸说。

(文波 麻占江 肖咏)

一审:武淑

二审:汤成伟

三审:李蓓

标签: 能工巧匠 渐行渐远 经过多次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