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双减双抢”打硬仗

  • 商洛在线
  • 2021-11-01 12:03:15
  •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三队”包联专家服务团队在大同市新荣区查看高粱长势。 本报记者欧志强摄

  三晋今秋,遭遇了最强秋汛。  “被洪水冲倒的玉米容易发霉、发芽,不抢收就会绝收,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10月12日,眼看自家四亩成熟的玉米棒子收不回来,临汾侯马市凤城乡西城村村民马全青心急如焚,“地里太湿,机械设施进不了地,乡里、村里的干部和包村工作队来帮咱掰玉米啦,解了燃眉之急,很感谢他们。”  灾情发生后,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我省多地受强降雨影响,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7.69万亩。  如何守好“米袋子”?怎样保障“菜篮子”?我省即刻开展“双减双抢”工作,即减灾减损、抢收抢种。  随即我省农业农村系统启动“三秋”会战,做到提早预判、迅速行动,制定技术方案,省农业农村厅由厅领导带队包市到县到田开展一线服务,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正常生活秩序。  省乡村振兴局设立资金项目、“三保障”、产业帮扶等6个工作组,接连组织召开两次专题会议……  担当就是责任使命,落实体现于行动。  “连阴加小雨,会使谷子霉变和发芽。”10月9日,行走在忻州市神池县东湖乡、义井镇、贺职乡等地的田间地头,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三队包联”服务成员王建军眉头紧锁,“降雨未了寒潮至,一定要抢收保粮。”  “采割芦笋苗后进行套种羊肚菌,第二年出笋前先收获羊肚菌,以减少水患造成的损失。”10月22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专家郭明慧等,来到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农民种植的芦笋温室,开展减灾技术服务及指导。

下沉一线精准服务

  10月10日,侯马市委、市政府针对救灾减灾、资金保障、指导帮扶、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项工作出台12项措施部署落实,号召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直达地头,帮助农民抢夺天时应收尽收。  10月12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听取“双减双抢”三秋会战工作汇报后,再次要求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压实责任、精准发力,统筹“三队”包联和产业体系专家团队力量,奔赴重点地区分类、分地域制定减灾减损技术方案……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省、市、县2476名“三队”包联干部及时赶到最 需要的地方,出主意、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  10月14日—18日,大同市新荣区包联专家团队深入该区7个乡镇的23个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现场进行“双减双抢双保”技术指导,解决秋收问题14个,提出技术措施9条,开展技术培训7场。  “一定要注意当地天气预报,趁天气晴朗收割牧草,及时翻晒,防止潮湿霉变。”10月21日,朔州市朔城区省、市、区专家团队在朔州市金土地苜蓿种植基地实地查看,并现场指导进行收割,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建荣对基地负责人强调。记者了解到,该区近年在种植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差的贫瘠土地上大力种植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以粮改饲。目前,该区牧草保留和新增面积达8万亩,逐步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规模发展格局。  “受淹地块要立即排涝,清除淤泥杂草,以降低田间湿度和马铃薯的浸泡程度。雨后收获的马铃薯应尽快食用,或做商品薯销售,以减少贮藏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10月20日,长治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武东、高级农艺师郜梅等在长治市沁源县闫寨村查看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时说。

力保粮食稳产增产

  粮食颗粒归仓,秋种应种尽种。  我省通过抢排农田积水,调度农机作业,抢时抢收抢种,秋收秋种进度明显加快,秋收每天230万亩左右,秋种每天40万亩左右。  “秋粮收获进度达到71%,秋播进度达到26%。加快损毁圈舍修复,累计修复受损圈舍逾12万平方米。指导养殖场(户)对6.7万头(只)因灾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快抢排农田积水,累计排除农田积水60余万亩。加快损毁大棚修复,制定灾后蔬菜恢复生产指导意见,累计修复农业大棚9000余个。”10月22日,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张软斌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说,目前我省农业农村系统有3000余名干部和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同时,督促指导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等冬小麦区尽快完成适播期多种、种好,晚播冬小麦整好地、施好肥、拌好种,确保应种尽种。

本报记者欧志强

标签: 双抢 打硬仗 山西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