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传承科研路 坚守报国心

  • 商洛在线
  • 2021-12-31 07:40:35
  •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张靖教授团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本报通讯员摄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手捧熠熠生辉的证书,张靖和他的团队成员心里都明白,这一难能可贵的奖项的获得,既是冲刺跑,更是接力赛,是一场多年如一日的使命之征。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可以清楚追溯到他和他的团队的成长足迹。  自中学时代起,张靖心中一直有个物理梦,怀揣着对物理炽热的爱,成绩优异的他于1991年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专业,1995年考入山西大学跟随彭堃墀院士攻读研究生,在量子光学领域开始深入地学习和探索。博士毕业后,张靖先后在英国、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了研究水平。2004年,在彭堃墀院士扎根山西、赤诚奉献的家国情怀的感召下,他回到山西大学,确立了国际前沿的超冷原子研究方向,开始搭建实验平台,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张靖动情地说,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导师、入党介绍人彭堃墀院士。导师身上的科学家精神贯穿于张靖20余年的科研生活之中。  板凳甘坐十年冷。张靖反复告诫自己,不仅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更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信心。夜晚时分,光电所灯光点点。在实验室里,仍能看到张靖带着学生们做实验的身影。他穿梭在精密仪器之间,凝神忘我于精密测量中,很多时候,每天有十五六个小时都在这里度过。一项成果的获得,用了近20年,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不知多少个夜晚,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大楼总是灯火通明,他和他的同事们将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全部投入到实验室中。  十年磨一剑,终将见锋芒。多年来,张靖团队对超冷费米气体量子调控的关键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实现费米气体量子简并的实验,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2012年)和两维(2016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在量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研究上有了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量子科技成果,引发了国际上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团队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I.Spielman教授特别评价该项目“是第一个在原子费米气体中实验观测自旋轨道耦合”。  2020年11月14日,“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发起人手中接过奖杯,张靖位列其中。获奖寄语中,张靖如是说:“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从事基础研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坚持。由最初的喜爱到执着的坚持,从坚定的选择到不忘初心的坚守,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在享受着物理乐趣的同时,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张靖说。发自心底的热爱、旺盛的好奇心、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是团队青年教师对他的一致评价。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两排照片,相框中一张张笑脸,都是张靖的学生。驰骋科研领域的同时,张靖也畅游在教学领域。他是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学生的“严格型”导师,又是主动帮学生解决难题的“服务型”导师。每位学生的实验和论文,张靖都清楚地知道进展情况。学生们遇到难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帮助解决。  在张靖的带领下,光电研究所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老中青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里,长者用丰富的经验指引青年,青年用激情与活力感染长者,彼此取长补短,携手笃定前行,默默地为科学事业奉献着。他总是鼓励年轻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鹏军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黄良辉获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付正坤于2013年发表了山西大学第一篇Nature子刊论文。这个年轻的团队先后承担了“863”“973”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课题,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并屡获大奖。  事业正未有穷期,一路走来,每一项成果都饱含着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面对新的征程,张靖感言:“几十年的研究、几代人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面还有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等着去攀登,我们一定不负使命,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

本报记者沈佳

标签: 科研 张靖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