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典型 凝聚奋进力量】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

  • 商洛在线
  • 2022-03-24 05:55:42
  • 来源:山西日报

  “双手交叉、掌根重叠,手掌根部持续胸外按压;利用上半身体重垂直向下,肘关节不能弯曲;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同样的话语,她们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只为让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在关键时候可以救人一命。  她们就是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红十字护理志愿者服务分队的志愿者,她们走进企业、下到农村、沉到社区,将标准化心肺复苏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由于表现突出,该志愿者服务分队被授予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这也是我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支医院护理团队。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红十字护理志愿者服务分队成立于2017年5月,由315名志愿者组成。自成立以来,志愿者服务分队在普及心肺复苏技术的道路上就不曾停歇。截至目前,共组织服务活动约500场次,地点辐射我省72个县(市、区),对象涉及医院、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等,培训人数超过3万人次,服务时数约1.2万小时。  “推广急救,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一项艰巨而刻不容缓的任务。”志愿者服务分队负责人曾晓霞介绍,在我国,平均每年约有54.4万人猝死,而院外抢救成功率仅为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相关研究表明,9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外,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最有效方法,在黄金四分钟内,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  有人倒地后,应该怎么做?确认呼吸心跳骤停后,如何施救?只有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才能在关键时刻将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我们多是利用休息时间去做培训,同事们克服各种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只为把急救知识送到更需要的地方。”护士李爱玲对一次为期4天共10场的培训记忆犹新。那是2019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伴随着山路的颠簸,志愿者服务分队一行15人来到霍州煤电晋南公司与霍州煤电河津腾晖煤业,深入矿区为665名矿工进行急救创伤及心肺复苏培训。  “零一、零二、零三、零四……”李爱玲有节奏地按压模型胸口,通过现场演示,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要点、规范流程、标准动作,让大家在之前理解理论知识基础上更快、更清晰、更准确地掌握急救动作要领。志愿者们倾囊相授,分组对矿工进行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现场气氛热烈,探讨和学习热情高涨。  这只是志愿者服务分队进行心肺复苏推广培训的一个缩影。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红十字护理志愿者服务分队下沉到基层卫生机构,在古交市中心医院、沁县人民医院、祁县人民医院等72家心脏联盟单位,开展“心肺复苏普及进万家”专项活动;先后赴对口帮扶单位永和县医疗集团、右玉县医疗集团、神池县医疗集团进行优质护理对口帮扶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规范和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进而更深一步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的急救能力及健康素养。  授人以渔,用之于急。时间拨回到2018年6月17日17时40分,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门口,一位41岁男子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医院保安陈建钢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通知急诊科,同医护人员一起将其转运,短短数分钟,患者从生死边缘被救回。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抢救技能水平,我院定期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除了医护人员,保安和保洁等工作人员也得人人过关,范围还扩大到相关科室患者及家属等高危人群。”该院心内科五病区护士长宋洋介绍,在医院,不仅医护团队的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保安和保洁等工作人员的急救素质也很重要。  “下一步,我们要把‘心肺复苏普及进万家精准健康工程’作为推动健康山西建设的重要工作继续深入推动。整合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社会资本等各方面力量,把这项工程打造成政府部门的惠民工程、医护人员的爱心工程、科学普及的品牌工程。”曾晓霞说,志愿者服务分队将继续用爱心与行动,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泛推广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与时间赛跑,为生命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周慧芳

标签: 先进典型



推荐More